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

外耳道疖肿怎么引起的

2024-01-14 01:10:5539健康网
栏目关注:
核心提示:外耳道疖肿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,常见于挖耳朵时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洗澡、游泳使水进入耳内,从而诱发的局部软组织感染。此外,也可能是由于化脓性汗腺炎、急性外耳道假膜性坏死等疾病继发而来。

外耳道疖肿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,常见于挖耳朵时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洗澡、游泳使水进入耳内,从而诱发的局部软组织感染。此外,也可能是由于化脓性汗腺炎、急性外耳道假膜性坏死等疾病继发而来。

1.挖耳朵:如果经常用不干净的手或者工具进行挖耳,可能会把细菌带入到外耳道深部,导致外耳道深处的毛囊出现炎症反应,形成疖肿。此时需要避免再继续挖耳朵,并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,以消除炎症。

2.洗澡、游泳:当患者洗澡或者是游泳的时候,如果进水没有及时清理,就容易造成细菌滋生,进而引发外耳道内的炎症反应,导致外耳道疖肿的发生。因此,在洗澡和游泳后要注意观察有无不适症状,一旦发生疼痛,则要及时就医治疗。

3.化脓性汗腺炎:是发生在耳郭外侧襞及耳廓皮下的一种表浅感染,初起为小硬结节,可逐渐增大成豌豆至指头大圆形隆起的脓疱,溃破后流出黄色脓液,而后结痂愈合。若病变范围较广,可伴发多个脓疱,相互融合成为一大脓湖,常伴有全身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一般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,如阿莫西林胶囊、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类药物,以及甲硝唑凝胶等抗厌氧菌药,必要时需切开引流。

4.急性外耳道假膜性坏死: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外耳道感染性疾病,主要见于糖尿病、免疫缺陷者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、抗癌药治疗的人群。检查可见外耳道内充满灰白色坏死物质,不易擦去,亦不可分离,创面微湿,覆有一层薄膜样假膜。应尽早去除原发病因,清除病灶并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,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。

除上述原因外,外耳道乳头状瘤也可引起该现象,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,肿瘤表面呈淡红色,生长缓慢,有时可自行停止发展,偶有继发感染者可表现为红、肿、热、痛,触之易出血。对于单个较大乳头状瘤或多发小型乳头状瘤,可行手术切除;对于不能完全切除者,可用激光或电灼将其破坏。
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
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  

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健康资讯推荐
特别策划
热门问答更多
推荐医院更多
举报/反馈
链接地址:*
举报内容问题:*请选择举报类型
原创文章链接:
其他理由:
更多问题及建议:
联系方式: